福建日报客户端·新福建12月27日讯(记者 张杰 通讯员 林斯乾)“过去村民主要靠引山涧水解决饮水问题,水量没法保证,而且水质不稳定。现在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像城区居民一样,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了。”12月26日,上杭县临城镇九洲村村民郭永富高兴地对笔者说。目前,该村600多户村民用上了来自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工程兰地水厂的自来水,实现城乡供水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目标,村民的生活“水源头”发生了巨变。
“近年来,城市供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农村地区的饮用水仍然存在供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农村饮水问题成为乡村振兴中民生基础设施的短板。”上杭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陈卫东说,为解决农村群众饮用水问题,上杭县出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三年行动方案,根据方案,该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共分6个供水片区,覆盖全县21个乡镇,344个村(社区),将建设13座千吨以上规模水厂,提升改造50套净水设备,输水管道工程76公里,配水管网工程870公里,将让53万人受益。据介绍,该项目按一期、二期及远期分期实施,一期工程已于2020年开始实施,项目总投资7.7亿元,新建及扩建规模以上水厂6座,新建输配水管网400多公里,加压泵站21座,覆盖庐丰畲族乡、湖洋镇等13个乡镇,基本完成偏远乡村独立供水设施。“今年,我县把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为民办实事工程加紧推进,至11月底,累计完成投资4.49亿元,完成兰地水厂主体工程、古田水厂改造等工程建设,新建加压泵站8座,铺设管道380多公里,新增日供水8000吨,新增通水29个村,新增受益人口5万多人。”陈卫东说,“同时,还同步开展边远山区供水工程一期项目,进一步加快形成县、乡、村三级供水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供水同水质、同服务的目标,让百姓早日共同喝上干净、卫生、安全的放心水。”
笔者在蛟洋镇达理村看到,这里的边远山区一期供水工程正抓紧推进。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蛟洋镇边远山区一期供水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该镇文地、再兴等9个边远行政村用水问题,新增受益人口8000多人。
“城乡供水一体化,老百姓受益,大家都盼着这项工程早日建成投入使用。”上杭水务公司总经理李新良说,由于该工程采用一般债券资金建设,要求边远山区无偿提供净水站、管道建设用地。项目采取“谁先交地谁先建设”的方式推进单村供水设施建设。临城镇白玉村供水管网施工沿线需要用地,在村里老党员的带动下,村民无偿让出土地,鼎力支持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农村饮用水工程既要建设好,更要管护好。据了解,该县坚持工程建设与管护机制“两手抓”,在加快水源、水厂和管网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建所到乡、运维到村、服务到户”的三级管护机制;在群众关注的水费问题上,该县自来水价格统一划分为居民水价格、特种行业用水价格、其他行业用水价格三个类别,最大限度减轻群众用水负担。
“围绕构建城乡‘同水质、同服务、同管理’的供水体系,我们还将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工程和远期工程。”陈卫东说,二期工程计划2022年开工建设,将在乡镇新建及扩建规模以上水厂8座,新建输配水管网302公里,有效解决农村饮用水长期以来存在的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来源:新福建